州市动态

迪庆:以稳定确保发展 以发展促进稳定

来源:云南日报          2024-06-17 08:54:08 【字体:

在迪庆唱响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

迪庆州委书记 罗朝峰

梅里雪山日照金山美景如画。?

迪庆是全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,是世界的“香格里拉”,是一片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发展热土。2024年,我们紧扣省委“3815”战略发展目标和“守底线、稳支撑、增动力、上台阶”的经济工作要求,以稳定确保发展,以发展促进稳定,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。

坚定不移增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。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。做大做强文旅产业,借助动车开通的东风,推动旅游高质量转型升级,按照全域、全时、全要素旅游的目标,主动融入滇西北旅游环线、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,推进旅游业态创新、产品创新、模式创新、服务创优和文旅深度融合,推进“引流”工程,以旅带农、以旅哺农,持续叫响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——世界的“香格里拉”。一季度,迪庆藏族自治州累计接待国内游客543.9万人次、国内旅游收入67.25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9.94%、34.9%,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。做特做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,立足得天独厚的气候、环境、资源、品牌等优势,大力发展特色畜禽、葡萄、中药材、食用菌等高原特色农业。推动实施食用菌产业“3510”发展规划,3年打基础、5年上台阶、10年大发展,打造百亿元食用菌产业。做优做好绿色能源,抢抓国家、省两江流域水电开发的重大机遇,加快推进旭龙、托巴水电站建设,全力推进古水、奔子栏水电站前期工作,全面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。做活做新绿色矿业,把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积极引导工矿企业加强技术改良和转型升级,实现稳产增效。以小中甸公铁联运物流园为龙头,大力发展公铁联运,推动物流产业发展。

坚定不移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。以“外引”和“内培”培育壮大市场主体,加快推动经济增长动能向产业投资、民间投资转变。“外引”方面,坚持“走出去、请进来”相结合,强化精准招商、务实招商,紧盯四大产业,实现产业投资增长10%的目标。“内培”方面,重视以商招商,让落地企业发展壮大,深入推进市场主体倍增计划,健全落实州县班子成员特别是“一把手”带头联系服务企业机制,常态化开展“企业家夜话”活动,努力把个体户、协会、合作社培育为企业,把小企业扶持为规上企业。

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。用心写好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“两篇文章”,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千方百计促农增收,在去年全省率先实现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动态清零的基础上,着力在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和提升群众就业质量上下功夫,确保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%、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收入增长10%以上。着力增进民生福祉,以高校毕业生、退役军人、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为重点,抓实就业这一最大民生。用好沪滇和省内对口帮扶机制,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强化基础教育,围绕就业、产业、企业办好迪庆特色的职业教育;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,全面提升各级医疗机构服务质量,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、看病贵问题。建立健全动态摸排、救助帮扶等机制,深化做好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。

坚定不移守牢高质量发展的底线。迪庆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屏障,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,守牢安全和生态两条底线。守牢安全底线,持续深入推进以“管脑子”工作为重点的“润心”工程和以基层党组织建设、基层社会治理为重点的“强基”工程,不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;持续巩固滇川交界地区近百年资源利用纠纷调处化解成果,组织开展历史遗留重大矛盾纠纷集中攻坚行动,社会大局更加稳定向好。守牢生态底线,全力以赴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、青山保卫战,持续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,全力推进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创建,推动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,不断巩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。


擦亮世界的“香格里拉”金字招牌

近日,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尼史村的草原上,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赛马会。扣人心弦的赛马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群众的目光。来自大理的游客尚芊瑾说:“我是专门来看赛马会的。赛马会很热闹、很有特色,我很喜欢。”

举办端午赛马会,是迪庆州努力做大做强文旅产业的一个缩影。文旅产业是迪庆州四大支柱产业之一,也是全州的重要经济增长点。2023年,全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3.74亿元,文化旅游业增加值41.72亿元,占GDP的13.7%。文旅产业牵动着巨大的消费市场,对全州GDP增长起到强大带动作用,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近年来,迪庆州积极组织开展“一月一活动”,今年5月开展“活力山水·2024香格里拉户外行”、6月举办端午赛马会,接下来还将举办松茸美食节、文化和旅游节、塔城丰收节、葡萄酒节、阔时节等,通过树立“一月一活动”品牌,努力让旅客变游客,让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。

巴拉格宗村落。

迪庆州充分挖掘当地各民族艺术、饮食、服饰、节庆等文化资源,不断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和项目,推出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-投注|官网:个性化、精细化、品质化、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消费服务,如生态旅游、文化体验游、健康养生游等,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。在位于香格里拉市郊的藏香非遗传承体验中心内,不少国内外游客正在体验藏香制作。中心负责人丹增说:“藏香制作体验很受游客喜爱,他们觉得这个过程轻松愉快,能够让他们忘却工作、生活中的烦恼。”

迪庆维西塔城金丝猴保护区。

以旅带农、以旅哺农,迪庆文旅产业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,促进了乡村振兴。香格里拉市尼西乡依托黑陶制作技艺,培育民间作坊,开发黑陶创新制品,探索营销模式,积极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非遗文化、购买非遗产品。2023年就有近8000人到汤堆体验土陶制作。2020年至2023年,汤堆片区土陶年销售额580万元左右,收入最高的农户年生产销售额达10万元;截至2023年,尼西乡生产黑陶的农户由40多户增加到108户,从业人员由45人增加到150余人,黑陶产业总产值已达到1000万元。

丽香铁路通车。

近年来,迪庆州交通设施建设有了质的飞跃,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动车的开通不仅方便了当地群众出行,也使得世界的“香格里拉”更加“触手可及”。今年一季度,迪庆州累计接待国内游客543.9万人次、国内旅游收入67.25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9.94%、34.9%,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。

按照全域旅游、全时旅游、全要素旅游的要求,迪庆州不断补齐短板弱项,推动旅游业态创新、模式创新、产品创新和服务创优,举全州之力擦亮世界的“香格里拉”金字招牌,积极融入滇西北旅游环线和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建设,全力构建文化旅游互动共进、共生互融的大格局,实现文化旅游相伴相生。迪庆州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:“迪庆将继续巩固和扩大目前取得的成绩,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,共同打造滇西北旅游环线,助力提升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影响力,推进旅游业态创新、产品创新、模式创新、服务创优和文旅深度融合,为做大做强做优文旅产业积蓄强大动力,为乡村振兴贡献文旅力量。”


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渐长成

走进香格里拉市森吉尼达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专营店,农特产品琳琅满目,新鲜食材在生鲜专区被码放得整整齐齐,供人们挑选。在收银处,前来购物的游客有序排队、收银员麻利地扫码收款,销售员则熟练地分装、打包,将大小包裹寄往全国各地。

“我们整合线上线下产业资源,运用高效、便捷的电商服务平台,让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-投注|官网:迪庆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。”森吉尼达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文忠说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额超过600万元,6月将新建一个50万羽香格里拉藏鸡养殖基地,力争全年销售额突破3500万元。

近年来,迪庆藏族自治州不断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。2023年,迪庆州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良好发展,第一产业增加值20.46亿元、同比增长4.2%,增速与全省持平,居全省第9位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47元、同比增长9.3%,居全省第3位。香格里拉特色畜禽、德钦葡萄、维西中药材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,建成州级“绿色食品牌”产业基地72个、规模养殖场175个,共有“三品一标”认证产品187个、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2家。

迪庆干热河谷纬度低、海拔高、日照长、温差大,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葡萄酒顶级产区。经过20多年的培育,大藏秘获得中国第一张生态原产地葡萄酒证书。目前,迪庆州葡萄种植面积稳定在1.9万亩左右,年产葡萄5600多吨,葡萄种植涉及全州5000多户2万多名农民,每亩葡萄年纯收入5000元以上,带动农户年增收3500元以上。

由于种植环境无污染,药材产品质量优、有效成分含量高,迪庆中药材深受广大中药材厂商的青睐。目前,迪庆已种植云当归、云木香、秦艽等近20种大宗家种药材;波棱瓜子、桃儿七等10多种野生驯化药材;红景天、红豆杉等1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原料植物药材。生产的藏药包括25味松石丸、25味珍珠丸、25味珊瑚丸、70味珍珠丸等7个拳头产品。2023年,迪庆州中药材种植面积12.58万亩,产量约4.76万吨,年产值约8.43亿元。

迪庆是云南野生食用菌的主要分布地区和重点产区之一,主要有松茸、羊肚菌、牛肝菌、木耳等27科44属136种,占世界约2500种的5.44%、占中国约1000种的13.6%、占云南约900种的15.11%。迪庆州29个乡镇均有野生食用菌分布,且野生食用菌发生较早,年生产周期长达8个月。截至2023年,迪庆州有食用菌种植、加工及销售企业59家,其中县级以上食用菌加工龙头企业11家、合作社6家、研发自主专项技术2个,年培训农户5000人次,实现综合产值近5.2亿元。

按照组织化、适度规模化、产业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目标要求,迪庆州围绕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,一方面建立健全特色产业发展“六个一”工作机制,即建设一批绿色标准化生产龙头基地、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的农业龙头企业、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、成立一个工作专班、培养一支专家团队、构建一套竞争力导向的农业政策体系,加快推进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;另一方面,实施好种业振兴行动,加大设施农业建设、农产品精深加工力度,强化冷链物流设施建设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,加快数字农业建设步伐,加快推进以葡萄、中药材、特色畜禽、食用菌等为优势主导产业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。


服务就业创业增进民生福祉

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、根基工程,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。近年来,迪庆藏族自治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紧紧围绕中央、省、州关于就业工作的安排部署及要求,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为目标,紧盯促农增收工作主线,狠抓重点群体就业创业,以就业稳定增进福祉。

近年来,迪庆州始终坚持以贯彻落实《云南省进一步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20条措施》《关于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17条措施》《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〈迪庆州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〉的通知》等就业政策为抓手,强化政策调控和激励,用活乡村振兴衔接资金、就业补助资金、产业扶持资金、金融扶持资金等激活市场主体活力,以扩大就业,确保就业岗位供给充足。

为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,迪庆州筹集专项资金650万元,制定印发《迪庆州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》,依托就业见习、公益性岗位安置、技能培训攻坚、就业服务攻坚、进企拓岗稳岗专项行动等,确保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积极参与活动、实现就业。鼓励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申报见习基地,并积极挖掘见习岗位,组织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见习,按规定落实就业见习补贴。

迪庆州开展以“推送就业岗位+就业政策宣传+就业技能培训服务+法律保障咨询”为主要内容的招聘活动,受益到个人、惠及到企业,充分服务群众就业创业。举办线上、线下招聘会119场次,覆盖全州29个乡镇,收集发布岗位5.3万余个,达成就业协议3000余人次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11人,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73人、失业人员再就业294人。

为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,激发内生动力,迪庆州抓实“技能云南”迪庆行动,以劳动者就业意愿和技能提升需求为导向,有针对性组织开展职业培训。同时,迪庆州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成果,抽调12人组成工作组开展省外稳岗拓岗服务行动,主动对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用工企业,积极收集用工需求,搭建供需平台,做好精准化就业服务。截至目前,对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5个、用工企业443家,签订劳务协作协议4份。迪庆州还出台促进基层公共服务能力提升15条措施,推动各县市零工市场和“幸福里”社区建设,持续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。2024年,4个“幸福里”社区启动建设,建成3个“零工市场”。


收藏      |      分享到:
 相关文档:
中国政府网
微信 微博 电脑版
主办单位: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-投注|官网办公厅 运行维护: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: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: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
曝光 无障碍
网站支持IPv6
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|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|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|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| 云南省检察院
网站地图  |  网站声明  |  关于我们
主办单位: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-投注|官网办公厅
运行维护:云南网
政务服务便民热线:12345
公众号 微博
网站支持IPv6   滇ICP备05000002号    政府网站标识码:5300000033   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